?
新房到手,戶型不理想,面積又小,想大改特改,你會不會砸墻?
在家裝過程中,有些業主不滿意家里固定的格局,拆掉一兩面墻重新布置。其實在追求美的裝修效果的同時,千萬不能忘了結實,要知道并不是每一面墻都可以拆除的,也許在無形中已經為家里埋下了安全隱患。
在確定一個墻體結構到底能否改動時,不要先從美觀的角度去考慮,而是從安全的角度考慮,如果墻體結構拆改會有安全隱患,絕對不要采納和實施。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,室內有的墻是承重墻,不能想拆就拆。
然而就有一些住戶根本不care,他們大都會強詞奪理,一棟樓二三十層住著幾百戶人家,至少有幾家砸了承重墻,為什么沒見樓塌!
為什么?
為什么?
為什么?
為什么承重墻不能拆?
因為承重墻一般是不可以拆除的。如果你拆除了承重墻,你的鄰居有權起訴并要求恢復。為了安全還是不要拆除承重墻了。同時,承重墻是經過科學計算的,如果在承重墻上打孔裝修,就會影響地基的穩定性。
現在20層以上的高層建筑大都是框架剪力墻結構,由剪力墻和框架結構組成。
被拆的承重墻實際是剪力墻,由鋼筋混凝土墻板澆筑。實際它只是承擔了一部分承重,這種框剪結構的承重最主要是靠框架柱,剪力墻的核心功能是抗震(框剪結構的抗震能力極好,美國、日本的建筑廣泛在用)。
不來地震,一切好說,地震來了,作死可以,不要連累他人。前段時間的臺灣南部地震,位于花蓮的云門翠堤大樓8秒內45度傾斜坍塌,四樓變一樓,報道事故發生原因直指建造商偷工減料和二樓的結構改造問題。
除了框剪結構,還有一些低于15層的中高層建筑是框架結構。
這種結構是由梁和柱剛接或者鉸接,由梁、柱承重,墻體只起到圍欄和分隔空間的作用。
這種結構的墻可以拆,但是梁、柱分別起到支撐上層的樓板和穩定墻體的作用,雖然它們突出難看,但是真的一點都不能動。
還有一些底層建筑是磚混結構,豎向用磚,橫向用鋼筋水泥土或預制板,很多低矮的老房子都是這種結構。
它的承重主要是樓板和墻體。這種結構的預制板地面一律不能砸,墻面也不能隨意開洞,特別是24cm及以上厚度的承重磚墻。
劃重點,還有哪些墻不能拆
看完上面的分析,大家應該都明白剪力墻、梁柱、承重墻等結構墻,這幾個絕對不能拆。
還有一些人為了擴大屋內采光,會拆除陽臺和室內之間的墻。如下圖所示,一般來說,墻上的門窗可以拆,但是墻體盡量別拆,因為它在結構上被稱為“配重墻”,起到穩定陽臺的作用,如果拆了,也就降低了陽臺的承重力。
非承重墻也是不能想拆就拆,像是廚房和衛生間位置的墻,可能會有水、電、煤氣管道、以及防水層。
如果破壞了,可能造成使用不便,尤其是防水層,還會讓樓下經常會變成“水簾洞”,如果改造了一定要做事后防水工程處理。
還有墻體的鋼筋,它就像人體的筋骨。走水電時,開槽要避開鋼筋。
在墻體上開槽最好不要橫切,一般墻體有一個自然沉降的過程,所以盡量豎著開,避免不了橫切,不要超過50cm。
如何識別承重墻?
最謹慎的方法是看圖紙,如下圖的原始房屋結構平面圖,黑色的部分代表承重墻。非承重墻一般用虛線或細線標明,這是最穩妥的辨別方法。
如果沒有結構圖,可以與小區物業溝通。還有一些老房子沒有物業,那就采取以下辦法。
量厚度,承重墻厚度普遍在20cm以上的厚度,大都是24cm。
但是有些墻體外面會加輕體磚,可以用小錘子敲打,聲音小而實的是承重墻,聲音大會有震動的是非承重。
如果工人在的時候,讓他用大錘子鑿幾下幫忙辨別,承重墻難鑿開。
設計師的建議
改承重墻一定要:
嚴格遵循設計師和施工隊的意見;
報備物業審批,物業會審核施工團隊的資質;
報備住建委;
在小區公示。